序号 | 姓名 | 论文名称 | 发表刊物名称 | 发表时间 |
1 | 魏宏灿 | 曹睿对魏文学的贡献 |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2期 |
2 | 魏宏灿 | 邺下文学集团的贵族化特征 |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4期 |
3 | 赵立春 | 不戚年往与忧世不治—— 论曹操两大精神内涵及其协调方式 | 许昌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6期 |
4 | 张伟伟 | “庄子故里之争”研究现状综述 |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1期 |
5 | 王 虹 | 论李白对庄子的承继与发展 | 宿州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7期 |
6 | 王 虹 | 《庄子》作者归属考辨 |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3期 |
7 | 王 虹 | 庄子、“天人合一”与和谐社会 |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第6期 |
8 | 王 虹 | 李白与庄子 |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第7期 |
9 | 王 虹 | 庄子居里蒙城说综述及试探 |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| 2010第4期 |
10 | 王 虹 | 对《庄子》“气功”、瑜珈、催眠术和五禽戏的探讨 | 安徽体育科技 | 2010第3期 |
11 | 胡利华 | 安徽蒙城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 | 淮北煤炭师院学报 | 2010第6期 |
12 | 张鹏飞 | 庄子人生哲学思辨范式的生命旨趣 | 连云港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| 2010第3期 |
13 | 王改凌 | 亳州地区婚恋歌谣中的民俗风情考 | 宿州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4期 |
14 | 王改凌 | 安徽蒙城歌谣中的民俗事象考 |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年第3期 |
15 | 张伟伟 | 亳州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| 绿色科技 | 2010第8期 |
16 | 张鹏飞 | 论亳州梆剧的文化承续及演进佳境 | 河南理工大学 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0年第2期 |
17 | 刘红洲 | 亳州地方戏二夹弦的艺术特色及唱腔音乐探析 | 艺术研究 | 2010第4期 |
18 | 程立中 | 曹操故里辨析 |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0第5期 |
19 | 程立中 | 明清亳州私家园林初探 |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| 2010第3期 |
20 | 张立驰 | 亳文化略论 | 学术界 | 2011年第2期 |
21 | 张立驰 | 简论亳文化的地域特色与现实意义 |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| 2011年第4期 |
22 | 魏宏灿 | 亳州对曹魏文学的贡献 | 2011第3期 | |
23 | 王虹 | 皖北道家文化旅游资源英译试探 |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| 2011年第5期 |
24 | 张鹏飞 | 上善若水 为而不争:老子处世哲学的生命启慧 | 管子学刊 | 2011年第1期 |
25 | 胡利华 | 安徽亳州方言中的“得”简析 |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| 2011年第4期 |
26 | 胡利华 | 安徽亳州方言的语法特点 |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| 2011年第2期 |
27 | 陆侠 | 安徽蒙城方言中的“来” | 韶关学院学报 | 2011第5期 |
28 | 陆侠 | 从蒙城方言谚语浅析蒙城家庭观 | 常州工学院学报 | 2011第5期 |
29 | 焦伟娜 | 安徽亳州话的反复问形式 | 语言文体研究 | 2011年第11期 |
30 | 陆侠 | 安徽蒙城方言谚语 | 科教文汇 | 2011年2期 |
31 | 陆侠 | 安徽蒙城方言中的时间副词 | 现代语文 | 2011年2期 |
32 | 程立中 | 近十年(2011-2010)五禽戏研究综述 |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| 2011年3期 |
33 | 魏宏灿 | 曹操对奸雄评价之认可的多重理由 |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| 2012第5期 |
34 | 魏宏灿 | 曹操以金璧赎文姬归汉的分析 | 宿州学院学报 | 2012第7期 |
35 | 赵立春 | 三曹滑稽拾遗 | 鸡西大学学报 | 2012年第5期 |
36 | 蔡洪勇 | 曹操宗族墓群元宝坑村一号墓三十号字砖文句管见 |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| 2012第3期 |
37 | 蔡洪勇 | 从曹操宗族墓群砖文字谈汉代的坊间苍天意识 |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2第13期 |
38 | 孔令梅 | 庄子理想环境论 | 江淮论坛 | 2012年第1期 |
39 | 吕用印 | 论亳州山陕会馆建筑装饰中砖雕艺术特色和价值 | 牡丹江大学学报 | 2012年第2期 |
40 | 吕用印 |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市场开发研究 ——以亳州市为例 | 衡水学院学报 | 2012年第1期 |
41 | 吕用印 | 儒家“中和思想”对亳州山陕会馆建筑之影响 | 衡水学院学报 | 2012年第3期 |
42 | 吕用印 | 亳州山陕会馆建筑彩画艺术研究 | 鸡西大学学报 | 2012年第5期 |
43 | 吕用印 | 亳州山陕会馆建筑文化的发掘及其保护 | 新乡学院学报 | 2012年第2期 |
44 | 殷旵林 | 亳州五禽戏发展策略浅析 | 长江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2年第9期 |
45 | 程立中 | 2012年第6期 | ||
46 | 唐利平 | “文化输出”背景下的古建筑文化翻译策略 ---以亳州花戏楼砖雕艺术为例 | 文化学刊 | 2012年第2期 |
47 | 陈晓宇 | 亳州高校室内装饰元素之亳州剪纸 | 美术大观 | 2012年第9期 |
48 | 吕用印 | 亳州市旅游工艺品研发之思考 |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| 2012年第1期 |
49 | 殷旵林 | 亳州五禽戏传播要素浅析 | 青春岁月 | 2012年第18期 |
| 牛磊 | 五禽戏的健身价值 | 《大众文艺》 | 2012年第8期 |
50 | 魏宏灿 | 曹操返里考述 | 池州学院学报 | 2013年第6期 |
51 | 赵立春 | 休闲视野下的三曹分析 | 昌吉学院学报 | 2013年第3期 |
52 | 陆侠 | 蒙城方言语气词“唉”情态意义 | 语文学刊 | 2013年12期 |
53 | 孔令梅 | 论庄子清廉思想的三重境界 |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| 2013年第4期 |
54 | 王衍芳 | 中国民间美术在亳州花戏楼建筑装饰中的演绎 | 鸡西大学学报 | 2013年第4期 |
55 | 何华明 | 依托地域文化对亳州市旅游工艺品研发之思考 |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| 2013年第3期 |
56 | 张辉 | 中国传统砖雕“和”的审美内蕴—以亳州花戏楼砖雕为例 | 文史博览 | 2013年第6期 |
57 | 龙佳怀 | 华佗五禽戏文化传承研究 | 运动 | 2013年第3期 |
58 | 程立中 | 亳州旧志“艺文志”中的碑刻文献——以(乾隆三十九年)《亳州志》记载为中心的考察 |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| 2013年第2期 |
59 | 程立中 | 明清时期亳州城内的官学建筑 | 合肥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 | 2013年第6期 |
60 | 程立中 | 明清时期亳州城池营建的初步研究——以(光绪)《亳州志》记载为中心的考察 |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 | 2013年第6期 |
61 | 国春鼎 | 习练五禽戏与缓解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功理阐释 | 滁州学院学院 | 2013年第2期 |
62 | 孔令梅 | 老子清廉思想解 |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| 2014年第2期 |